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原本以打电话为主要功能的手机,你多久没有用来打电话了???
有网友调侃,只有外卖小哥和快递员才让我想起手机是可以打电话的!
其实,你一定认同,还有骚扰电话也在不停地刷着存在感,让你不胜其烦!
1秒分辨的背后,是庞大的数据支撑!
你一定还记得,接到某个来电时,智能手机会显示出骚扰电话或广告推销的标记,从呼叫发起到你看到该标记,不过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但这背后却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和一套完善的模型来支撑。
多年来,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韩景维和团队成员一直致力于这套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如今,这个团队建立的数据库,已经储存了1300多万个被标识为骚扰或诈骗等有问题的电话号码。
拨出一个电话,在短短几秒钟就会显示的对方的手机上,但是这几秒钟就已经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查询、识别和过滤。如果打来的是一个骚扰或诈骗电话,智能手机上便会出现相应的标记。“每呼叫一次,便在数据库里经过一次查询,每天的查询量在15亿次,其中能查到的骚扰或诈骗电话在4000万次左右。”韩景维介绍说。
一个号码是怎么被标记上的?
腾讯手机管家团队建立的这个储存有庞大问题号码的数据库中,一部分数据来源于手机用户的主动标记行为,频繁被标记的问题号码就会上报到数据库里。你一定也见过某个号码来电时显示:被……人标记为骚扰来电等。
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则是通过腾讯手机管家团队建立的模型运算出的结果。腾讯手机管家首先把一套安全系统部署到手机运营商,然后对运营商提供的海量拨号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化、标准化,通过模型的运算精准识别出哪些是有问题的号码。
韩景维举例介绍:公安部门在破获一起电信诈骗案后,把查出的一批诈骗电话号码提供出来,比如有50个诈骗号码,腾讯的安全系统会对这50个号码进行多维度的数据运算,机器学习模型会对GPS坐标、通话记录、通话频次等号码信息展开归纳学习,摸索出这些诈骗号码的规律后,再挖掘出尚未被查获的其他诈骗号码。
无论是用户主动上报的问题号码,还是经过系统运算识别出的诈骗号码,都会被储存在一个数据库里,在人们接到陌生号码的那一刻,立即做出相应的标记提醒。
你在担心隐私泄露和恶意标记的问题?
动用庞大的数据库来收集和过滤信息,那么问题来了,收集数据会不会涉及到用户通话信息的隐私呢?
据介绍,团队将手机安全系统部署到手机运营商,主要收集的是骚扰或诈骗等问题号码,因此取回的数据不涉及正常的用户号码,在模型运算中也不会涉及用户的通话内容等隐私信息。
自己会不会反被骗子标记为骚扰或诈骗电话呢?
团队当然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数据库里建立了一个白名单,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号码会被纳入到白名单内。用户的正常号码,一旦遭恶意标记或被误操作标记,用户可进行免费申诉,腾讯手机管家团队会通过数据库进行审核,把相应的标记取消,所以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