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买到假货?小心直播带货陷阱!
2021-05-12   腾讯手机管家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



直播网购的坑,你遇到过吗?


1、“大牌”特价山寨局


+套路解析

购买正品打样,分级制作仿冒产品,高仿程度不同,价格不同,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网红直播间甚至二手交易平台多渠道销售,还会采取“打一枪换一炮”的方式,在一个平台卖货一阵子后,就将所有产品下架并关店,再前往另一个平台进行售卖以躲避打击!


防坑攻略

1、鉴定商品的真伪,可使用商品编码查询,直接登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网站进行查询,将查询到的结果与商品包装上条形码号和企业名称对照,如信息查不到或错误,商品则有可能是假冒的,具体操作如下:


(1)登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

www.ancc.org.cn,点击第四项“综合服务”,在下拉菜单中选“综合查询”:

2)打开“综合查询”后,会进入到“条码信息”查询页:


(3)选择左侧“综合查询”下面的“国内条码信息查询”或“国外条码信息查询”:


(4)然后进入国内条码信息或国外信息查询页面。



2、购买价值较大的商品时尤其需要注意,比如翡翠、玉石、珍珠等珠宝类产品,选择有平台背书的产业基地相对更靠谱,并可以要求卖家出示鉴定证书,具有权威的鉴定机构都有以下标识:CMA——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的标志:

其次,绝大多数正规合法的鉴定机构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消费者只要登陆查询网站,按照网站的提示输入翡翠鉴定证书的编号以及其它需要输入的参数,就可以在网站上查到证书的相关数据,以验证证书真伪。而其他品类商品则可通过产品外观、包装、防伪验证码,质检报告书等信息进行判断,必要时可联系品牌官方客服帮助确认。



3、在收货后要善用第三方评估网站对商品真伪进行评估。若发现假冒伪劣问题要及时向平台举报售假直播间,防止该直播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2、巨额销量造假局?


套路解析

关于刷量的黑产已被多次爆料,通过后台、“手机墙”、甚至一些专业的刷量黑产服务商营造巨额销量的假象欺骗消费者。

防坑攻略

1、可以通过查看产品在线和历史直播数据,观察在线人数变化、粉丝互动情况、以及与产品成交数量的比例等数据分析是否正常,如果数据显示较为反常,则该直播间的真实性存疑;


2、直播时一般产品讲解几分钟就会迅速带动观众气氛进入秒杀环节,产品投放不会连续投放,若产品讲解时间过长、产品投放活动较多,则该直播间产品真实性存疑。



3、达人粉丝勾结局


套路解析

据某些主播坦白,有时出于销量的考虑会主动造假,一些有忠实粉丝的博主会和粉丝勾结起来,直播时集体下单,等到销售量累积起来,粉丝可以取消订单或者退货,而那些以销量判断质量的消费者往往容易掉进坑里!

防坑攻略

观察直播间互动情况,留意产品点赞与评价,要注重审查评价与其直播间产品的相符性,评价内容与产品的风格明显不符,比如互动较低,而评价里一致好评,甚至出现长文刷屏等虚假评尤其值得注意。



4、抽奖送券活动局


套路解析

以抽奖,送券,买一送一、返现金等形式诱骗消费者下单支付,一夜之间博主和店铺直接消失,甚至无法保留证据!

防坑攻略

对于“免费送”“优惠链接”“购物津贴”等老套路,请熟记:理智购物别急躁,牢记防坑五不要:


不要轻信营销群消息

不要轻易点击红包、特价等链接

不要轻易按照任何陌生指令操作

不要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

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支付



建议安装腾讯手机管家等专业的安全工具,智能识别恶意短信,助力检测风险软件,避免隐私信息泄露,还可一键检测QQ、微信好友是否存在欺诈等不良记录,保障信息和财产安全。



5、下单关店退款局


套路解析

终于熬夜在直播间抢到特价好物,第二天醒来收到店家清仓不做了,发来短信,声泪俱下地讲述悲惨遭遇但承诺会退款给顾客,于是点开链接一键可达网购退款客服妹(老套路),骗到你余额散尽!

防坑攻略

针对网购退款骗局,请谨记:


(1)官方客服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要求进行理赔,事出反常必有妖!


(2)若接到自称“官方客服”、“平台负责人”的电话,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官网、电商平台、官方公布的客服电话等)咨询是否确有其事;


(3)无论是针对消费者的退款退货,还是针对卖家的店铺升级,在电商平台上都有其一定的流程,整个流程都应该在该平台本身上进行完成,若“客服”要求你下载其他APP或发送给你来路不明的第三方链接,不要轻信,也不要在APP或链接中填写任何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旦出现存疑链接或APP,建议及时使用腾讯手机管家进行检测,避免信息泄露和财产风险。


不幸被坑如何投诉

01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存购物凭证,注意留存促销活动截图、商家承诺截图、直播页面截图等。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及时与商家协商处理;若协商无果,可向平台方或12315官网进行投诉维权。


02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人民网消费频道、人民优选于近日推出“直播投诉平台”,扫下方图中二维码即可直达投诉入口!


03

当接到诈骗电话时,应当第一时间报警并通过网址https://www.12321.cn/cheat 举报来电号码及诈骗内容,若对方有引流社交账号,还可以通过“腾讯110”微信小程序进行举报。


  
 


200元面值的数字人民币你见过吗?

别惊讶

这还真不是假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

深圳进行“数字人民币”测试的红包活动

近5万名“幸运锦鲤”通过抽签中奖

在规定场景下体验了“数字人民币”购物~

由此
数字人民币这一全新概念引起热议
相信不少朋友还不知所云
今天小管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01
看得见摸不着的人民币

是什么: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就是纸质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功能、属性和纸质人民币完全一样,每张数字人民币也有唯一编号,主要是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哪能用: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小额、零售支付,主要包括商场超市、生活服务、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场景类型。

02
与第三方支付共存的“碰一碰”

不少人觉得,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功能看起来差不多,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它们和数字人民币不是一个维度上的概念,也不存在竞争关系。

简而言之,第三方支付相当于钱包,而数字人民币则是装在钱包里的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字人民币不依托于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采用最新的双离线技术,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只要手机上安装数字人民币钱包,两个手机碰一碰即可完成转账。

不过大家可以依然使用第三方软件作为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只是给大家支付时,多了一个选项~

03
“狂蹭热点”的金融诈骗

近期,市场上已出现假冒数字人民币钱包,由于数字人民币此前只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还未大面积发行,所以大家对其概念并不熟悉,这才给了骗子钻空子的机会。

骗子蹭着“数字人民币”的热度,假扮金融客服,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论坛、路演等渠道宣传投资“虚拟货币”,还假冒“专家”直播投资建议来引导投资活动,从而进行金融诈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数字人民币和骗子所说的“虚拟货币”毫无关联,骗子用放长线钓大鱼的伎俩,前期使大家获利尝到甜头,等集资到一定金额,骗子就跑路了。

如果你总是接到骚扰电话,可以开启腾讯手机管家“骚扰拦截”功能,精准智能识别来电,减少“假客服”推广诈骗电话,保护个人的财产信息安全。

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封闭测试,还未大面积发行,请勿盲目下载数字钱包APP、加入数字货币投资微信群。

如有陌生人添加你为好友,可以使用“陌生账号检测”功能对风险好友进行提前识别、拦截,规避社交平台骗局。




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
期待数字人民币的到来
大家一定注意支付隐私安全哦~
以免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奇妙的“法则”:

比如:面包掉在地上时,永远是涂有果酱的那一面。
          打破的永远是刚洗好的盘子。
          排队的时候,另一队总是移动得更快。


与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网络上的“好运”,填个问卷就可领取充电宝、买个早餐支付后就获得了200元代金券、“不小心”点击了下链接就获得了一元领手机的资格,各种“大奖”拿到手软。



面对如此多的“福利”,是不是感到幸运女神终于降临到了你身边呢?先!别!急!“大奖”的背后远不止那么简单......

男子玩游戏抽中“名酒”
却要先交“物流保价费”?


董先生前段时间下载了一款游戏,这款游戏最吸引他的地方就是可以抽取大奖。董先生称,自己玩了一会儿游戏后,就稀里糊涂地点了一个抽奖的页面,点击之后还真就中一个大奖——一箱限量版名酒

△图源:BTV生活

从董先生中奖的页面可以看出他的运气似乎非常不错,该款限量版的“生肖纪念酒”是一等奖,并且“成本极高”,每人也只有一次领取机会。


该款名酒的“生肖纪念酒”究竟有多名贵呢?守哥在网购平台上查询到鼠年的一瓶生肖纪念酒的售价就超过了3500元人民币,一套6瓶的价格超过2万元。并且“有价无货”,市场上很难买到。


董先生在确认了确实存在“生肖纪念酒”并了解了其价格后,感到十分欣喜,便立即填写了姓名、联系方式、收获地址等信息,等待奖品的到来。


填完信息的第二天,董先生收到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声称要收取198元的“物流保价费”,来保障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可以得到赔偿。

董先生心想,这酒比较名贵,走物流的时候有个保价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收到快递时,董先生就缴纳了198元。

可当董先生把快递打开后,才发现与之前自己搜索过的“生肖纪念酒”包装有些不一样,生产厂家也不同。



随后董先生联系上了该款酒的厂家,厂家也承认了这款酒与真正的“生肖纪念酒”是有区别的,但也价值不菲,一瓶值398元。董先生扫描瓶身上的二维码发现该瓶酒的零售价确实是398元一瓶。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董先生还是赚了呢?

董先生找到了业内人士鉴定,业内人士尝了一口表明这个酒是典型的酒精勾兑,价值每瓶不超过20元。而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到的同一厂家、同一平台、包装都一模一样的“生肖纪念酒”,价格只有88元,每瓶只值14.6元,董先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



“百分百中奖”
背后的套路有多深

类似的抽奖我们在上网时随处可见,购物、填写问卷、积分换礼、游戏福利......大部分正规平台抽奖的初衷是为了吸引用户关注的同时给予用户一定的福利,让其有“消费有回馈”的感觉,从而提高对平台的忠诚度以及美誉度。同时发放一些“代金券”性质的奖品也只是涉及到商家促销的层面,充其量是一种营销手段



但董先生遭遇的案件本质已经涉及到了诈骗。“丰厚的奖品”、“醒目的宣传标语”、“看似正规的流程”,这些“障眼法”都让董先生不知不觉就陷入到了骗局当中。为了骗到更多的人,不法分子更是做了许多精心的准备。

一:铺天盖地的推广


网络上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分子把抽奖链接置入到非正规的平台、app中,打着“百分百中奖”的旗号进行铺天盖地地宣传推广,甚至一些抽奖页面不需要用户点击,就以弹窗广告的形式直接弹出,不少用户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就走入了骗局当中。


二:“一抽即中”的奖项


正规抽奖平台会严格控制抽到大奖的概率,而在一些不良网站上,不法分子以“抽奖”为噱头,设置了极高的中奖概率,让用户“一抽就中”,并让其误以为所获得的奖品价值不菲,用户点击领取后,就正式进入到了圈套当中。


三:“五花八门”的额外收费


要领取奖品自然得先填写个人信息,到这一步信息泄露已经在所难免。之后不法分子还会以各种理由收取额外费用

比较常见的就是收取数十元的邮费,其实商品的真正价值还没有邮费高。与一些“免费送”的套路可谓异曲同工。

还有的手法就像董先生遭遇的一样,会有“客服”声称奖品的价值较高,需要缴纳“物流保价费”,真实产品的价值同样远低于用户所支付的额外费用。强制消费的同时也构成了赤裸裸的诈骗。

四:虚假的价格标签


一些商家会在奖品上贴上虚假的价格标签或者附上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到厂商、价格等信息,可实际上却是“障眼法”。网上有专门代办二维码的服务,扫出来的各种信息也都是商家自己填写的,能够随意定价,看上去却十分正规。


五:“聚沙成塔”的收益


不法分子利用这种手法“售卖”大量低价伪劣产品,最为狡猾的是骗取的金额多为十几元至数百元不等,不少用户收到奖品后虽然可能感到气愤,觉得自己被欺骗,但因为金额较低也不会去报案。

于是不法分子就这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地骗取资金的同时还能逍遥法外。但对用户来说不光遭受了欺骗,如果奖品是食品类、电器类使用起来还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抽奖”乱象频发
小心“抽”走的是自己的钱财

除了此类“百分百中奖”的骗局外,在网络上或者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这些“抽奖”套路。


01 满一定金额参与抽奖,折现先交“登记费”


商家宣传只要下单满一定金额就可以参与抽奖,中奖率同样也是百分百,奖品都是高档手机、奢侈品牌首饰等,并且滚动播出其他用户的中奖信息取得用户的信任。



用户购买产品中奖后可能会产生“很划算”的心理,在商家的引诱下再次购物抽奖,之后商家又告诉用户奖品可以折现,但需要登记用户的个人信息,还需要缴纳登记费,但登记费是可以返还。


这时用户如果选择相信商家选择“折现”并支付登记费那钱财就是有去无回。如果不选择“折现”商家也可以发送劣质产品或拒绝发货,诱导用户消费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02 诱导用户填写手机号,强行开通付费套餐


这类型抽奖的模式是中奖后要求输入手机号免费领取,结果用户“一顿操作”未被提醒就莫名其妙地开通了付费套餐


03 调整中奖概率,让用户“上头”


一些商家推出中奖活动本没有打算“兑付”,有的直接把大奖的中奖概率设置为“0"或者一个极低的值,有的用户在赌博心理的作用下耗费大量金钱付费抽奖,最终什么也没得到。


04 中奖后商家消失,用户兑付无门

有的商家在用户中奖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兑付奖品,或者下架活动信息,让用户无法找到其任何联系方式。

抽奖套路为何屡屡得逞?

归根结底就是抓住了人们“嗜赌”的天性和“贪心”的心理。

抽奖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赌博性质的,一方面可能获得的奖励远超成本,让人们非常喜欢以小博大,另一方面人们会赋予小概率事件以更高的心理权重,虽然有时中奖概率不高,但仍趋之若鹜。


“贪心”的心理是让众多“免费送”、“抽奖类”骗局得手的罪魁祸首,不少人都容易被眼前的小便宜或者“糖衣炮弹”所迷惑,丧失理智,从而一步步走进骗局当中。

而“百分百”中奖更是为人们打了一剂“强心剂”,“参与就有奖,人人都有份!”的宣传理念能够吸引到众人的关注,不法分子再借此步步为营,设下诸多陷阱。

同时,就算是“明码标价”、不涉及骗局的抽奖,大家也要明白“中奖”本身就是一个低概率的事件,没有中奖本身就是“常态”,所以切忌耗费大量金钱与精力参与到任何抽奖当中

最后,守哥也为大家送上一份特殊的“抽奖”,愿大家“万花丛中过,骗局不沾身”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



直播网购的坑,你遇到过吗?


1、“大牌”特价山寨局


+套路解析

购买正品打样,分级制作仿冒产品,高仿程度不同,价格不同,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网红直播间甚至二手交易平台多渠道销售,还会采取“打一枪换一炮”的方式,在一个平台卖货一阵子后,就将所有产品下架并关店,再前往另一个平台进行售卖以躲避打击!


防坑攻略

1、鉴定商品的真伪,可使用商品编码查询,直接登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网站进行查询,将查询到的结果与商品包装上条形码号和企业名称对照,如信息查不到或错误,商品则有可能是假冒的,具体操作如下:


(1)登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

www.ancc.org.cn,点击第四项“综合服务”,在下拉菜单中选“综合查询”:

2)打开“综合查询”后,会进入到“条码信息”查询页:


(3)选择左侧“综合查询”下面的“国内条码信息查询”或“国外条码信息查询”:


(4)然后进入国内条码信息或国外信息查询页面。



2、购买价值较大的商品时尤其需要注意,比如翡翠、玉石、珍珠等珠宝类产品,选择有平台背书的产业基地相对更靠谱,并可以要求卖家出示鉴定证书,具有权威的鉴定机构都有以下标识:CMA——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的标志:

其次,绝大多数正规合法的鉴定机构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消费者只要登陆查询网站,按照网站的提示输入翡翠鉴定证书的编号以及其它需要输入的参数,就可以在网站上查到证书的相关数据,以验证证书真伪。而其他品类商品则可通过产品外观、包装、防伪验证码,质检报告书等信息进行判断,必要时可联系品牌官方客服帮助确认。



3、在收货后要善用第三方评估网站对商品真伪进行评估。若发现假冒伪劣问题要及时向平台举报售假直播间,防止该直播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2、巨额销量造假局?


套路解析

关于刷量的黑产已被多次爆料,通过后台、“手机墙”、甚至一些专业的刷量黑产服务商营造巨额销量的假象欺骗消费者。

防坑攻略

1、可以通过查看产品在线和历史直播数据,观察在线人数变化、粉丝互动情况、以及与产品成交数量的比例等数据分析是否正常,如果数据显示较为反常,则该直播间的真实性存疑;


2、直播时一般产品讲解几分钟就会迅速带动观众气氛进入秒杀环节,产品投放不会连续投放,若产品讲解时间过长、产品投放活动较多,则该直播间产品真实性存疑。



3、达人粉丝勾结局


套路解析

据某些主播坦白,有时出于销量的考虑会主动造假,一些有忠实粉丝的博主会和粉丝勾结起来,直播时集体下单,等到销售量累积起来,粉丝可以取消订单或者退货,而那些以销量判断质量的消费者往往容易掉进坑里!

防坑攻略

观察直播间互动情况,留意产品点赞与评价,要注重审查评价与其直播间产品的相符性,评价内容与产品的风格明显不符,比如互动较低,而评价里一致好评,甚至出现长文刷屏等虚假评尤其值得注意。



4、抽奖送券活动局


套路解析

以抽奖,送券,买一送一、返现金等形式诱骗消费者下单支付,一夜之间博主和店铺直接消失,甚至无法保留证据!

防坑攻略

对于“免费送”“优惠链接”“购物津贴”等老套路,请熟记:理智购物别急躁,牢记防坑五不要:


不要轻信营销群消息

不要轻易点击红包、特价等链接

不要轻易按照任何陌生指令操作

不要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

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支付



建议安装腾讯手机管家等专业的安全工具,智能识别恶意短信,助力检测风险软件,避免隐私信息泄露,还可一键检测QQ、微信好友是否存在欺诈等不良记录,保障信息和财产安全。



5、下单关店退款局


套路解析

终于熬夜在直播间抢到特价好物,第二天醒来收到店家清仓不做了,发来短信,声泪俱下地讲述悲惨遭遇但承诺会退款给顾客,于是点开链接一键可达网购退款客服妹(老套路),骗到你余额散尽!

防坑攻略

针对网购退款骗局,请谨记:


(1)官方客服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要求进行理赔,事出反常必有妖!


(2)若接到自称“官方客服”、“平台负责人”的电话,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官网、电商平台、官方公布的客服电话等)咨询是否确有其事;


(3)无论是针对消费者的退款退货,还是针对卖家的店铺升级,在电商平台上都有其一定的流程,整个流程都应该在该平台本身上进行完成,若“客服”要求你下载其他APP或发送给你来路不明的第三方链接,不要轻信,也不要在APP或链接中填写任何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旦出现存疑链接或APP,建议及时使用腾讯手机管家进行检测,避免信息泄露和财产风险。


不幸被坑如何投诉

01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存购物凭证,注意留存促销活动截图、商家承诺截图、直播页面截图等。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及时与商家协商处理;若协商无果,可向平台方或12315官网进行投诉维权。


02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人民网消费频道、人民优选于近日推出“直播投诉平台”,扫下方图中二维码即可直达投诉入口!


03

当接到诈骗电话时,应当第一时间报警并通过网址https://www.12321.cn/cheat 举报来电号码及诈骗内容,若对方有引流社交账号,还可以通过“腾讯110”微信小程序进行举报。


- 传递正能量,马上分享 -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更多推荐
查看更多 >
“您已成为微粒贷体验用户,可获得3万到30万额度”
微信110
QQ举报打击公示|躲过了“校园贷”,躲不过“注销校园贷”
腾讯举报中心

检测支付环境 保障财产安全
开启防骗保护